『光影故事汇』第42期|光影助学工程22校区朱家蓉参加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式暨丝路国家青少年摄影大展颁奖盛会的见闻观感
2023北京国际摄影周中华世纪坛嘉宾大合影
今年是北京国际摄影周成功举办的第十一个年头。十年来,摄影周以中华世纪坛为主展场,联动国内外文化机构,充分发挥项目的地域优势、平台优势、内容优势、传播优势,组织策划系列高品质摄影文化活动。共积极组织中外展览440个,主办论坛240余场,累计吸引来自近百个国家1.5万名摄影师、270余家机构参与,有效覆盖人群超3亿人次。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启动仪式
十年磨一剑,2023年是北京国际摄影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本届摄影周以“影像:乡村•共生”为学术主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一带一路”等内容,确立九大主题,策划展览11个,展出照片2000余幅(组),组织论坛活动13场,为观众献上一系列丰富而精彩的展览及活动。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受邀参加走红毯仪式。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受邀参加走红毯仪式。
原文化部赵少华副部长和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六十六校区上海籍学生代表沈慧琳、二十二校区云南籍学生代表朱家蓉受邀代表本次获奖的22名同学参加颁奖典礼,并参加走红毯仪式。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学生代表朱家蓉等同学走红毯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杨元惺致辞
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主席马诺利斯·米察基斯致辞
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主席里加尔多·布西致辞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启动仪式
北京国际摄影周为期9天,将持续至10月29日。摄影周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聚焦“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二是以多元化、高品质摄影作品展现中国发展历程与风采
三是做好中国摄影艺术的国际化表达与传播
四是积极运用新技术,尝试跨界融合创新
五是描绘了全民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全景图
2023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入展代表颁奖仪式
开幕式现场朱家蓉、沈慧琳及家长与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霞合影
与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合影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学生代表朱家蓉与其母亲合影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主席,全国公益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请朱家蓉、沈慧琳两位同学和母亲参加聚会,与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副主席刘宝、段铁军合影并赠书
这次应北京国际摄影周、丝路国家青少年摄影大展和北京公益摄影协会的邀请,我和母亲来到北京。当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感受受宠若惊,很是激动。这是我和母亲第一次来到北京,来到小记事起就一直向往的北京,那一瞬间让我和妈妈的心里感动万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圆明园秦朝曲裾体验朱家蓉与其母亲合影
第一次踏足神圣庄严的北京,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向往。在我来北京之前,只是通过书籍和电影片段对这座城市有了一些了解。但是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亲眼见证它的魅力和神奇之处。我被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吸引。长城、故宫、颐和园等著名的古迹,它们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步入这些古代帝王的足迹,感受他们的伟大与智慧。北京的现代景观也让我心驰神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高耸的CBD建筑群、现代的鸟巢和水立方等,都展现了北京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魅力和活力。能在这个充满魅力和神圣的地方留下属于自己的记忆,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
与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斯里兰卡青年摄影师娜优米nayomi
在故宫红墙边的合影
母亲初次踏入北京,她就念叨着想去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去看看中国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去看看中国古代金碧辉煌,红墙绿瓦的皇宫。他们执着地在人山人海中找寻古老的建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他们的心里,故宫和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象征,代表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梦想。无论是宏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还是宁静庄重的紫禁城,我母亲对北京充满了敬畏和激动。对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执着和坚定,成就了她在北京终身难忘的经历。
与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斯里兰卡
参赛者斯蒂芬(Steff)在中华世纪坛三层合影
在开幕式盛典中结识了两位外国友人,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这次活动期间的互动和交流,发现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念。我们分享着摄影技巧和经验,并彼此欣赏对方的作品。通过共同的兴趣,我们建立了真诚的友谊。
这段与外国友人交流的经历,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坚定要学好英语,为以后能与外国友人流利交流。这次开幕式让我获得了宝贵的友谊和难忘的回忆。
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自2017年创办,是首个以8 至 25 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青少年为参与主体的公益性摄影活动。该展今年收到来自中国、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荷兰、美国、马来西亚、日本、土耳其、希腊、新加坡、意大利、斯里兰卡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稿作品9万余件。的270幅(组)图片和78部短视频(中华世纪坛二层展出)。
《长街上,小巷里》展览牌
本届入选组照作品《长街上,小巷里》,共通过纪实摄影的艺术表达手法,将古老的街道文化永存。斑驳的灰瓦泥墙里,藏着多少人的故事,路面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又见证多少历史所遗留的沧桑,又是多少离乡人的牵挂和回忆。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这小巷的文化与传承。他们都在用心经营生活,热爱生活,质朴的生存的,他们忙忙碌碌,但内心平静,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勤劳耕作,是多么可贵的一种祥和平凡。
《长街上,小巷里》展出现场
入选作品《长街上,小巷里》现场展览合影
《对弈》展览牌
本届入选单张作品《对弈》,从图中的青年和雕塑铜人同坐长椅上的细腻描述和深入思考来拍摄,当时感受到一种古今交融的氛围,仿佛召唤着前世今生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跨越时空的交流,也可能是古往今来的智慧碰撞。无论是怎样的对话,它都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交集,是一种特殊的相遇。这张《对弈》的摄影作品,是当时在昆明西山公园,傍晚拍摄的,通过镜头捕捉到的一瞬间,是古今对话,是前世今生,还是青年迷茫,将复杂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引发了瞬间的心灵触感。
《对弈》展出现场
入选作品《对弈》现场展览合影
中华世纪坛二层·六年书籍联合展出
2018北京国际摄影周入选证书
2019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竞赛入选证书
2019北京国际摄影周入选作品《丰收》参展证书
2022北京国际摄影周入选作品《老人》参展证书
2022北京国际摄影周入选作品《丰收》参展证书
2023北京国际摄影周入选作品《长街上,小巷里》参展证书
为庆祝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第二十二校区成立,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和昭通学院附属中学校校长、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公益大使洪永生校长合影留念。
将回忆拉到五年前,2017年末学校宣传22校区公益大使王兴建老师风光摄影的惊鸿一瞥,到2018年1月4号全国公益助学工程发起人,北京公益摄影协会许洪绪主席一行人来到云南昭通学院附属中学成立光影助学工程第二十二校区暨相机捐赠仪式,成立了光影助学工程22校区。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杨越峦主席为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第二十二校区捐赠相机。
许校长慷慨激昂的宣讲仪式,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今天我们欢聚在风景秀丽的金沙江畔,蓝白相间的昭通学院附中,举行全国公益光影助学工程第二十二校区捐赠仪式暨光影助学班开班仪式”。这段话,我一直记得,因为这段话意味着我们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摄影,学习艺术,这让我激动不能自抑,却也惆怅不知路。因为我那时候不是光影助学班挑选成立的第一批学生,后来从王兴建老师那里打听到摄影讲堂每次的开课时间,就天天去蹭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对摄影的赤诚之心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得到了光影助学班的相机使用权,有机会跟着摄影班一同外出采风,学习更多的摄影实践。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主席,全国公益助学工程发起人许洪绪校长
多次到云南昭通学院附属中学,光影22校区讲学
许校长的到来,对我们来说犹如久旱逢寒霖,为我们枯燥的高中课余变得绚丽多彩,在镜头里,我们记录民族精神,公益大爱,定格瞬间美。对于身处落后的我们,也渴望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许校长跋山涉水,身披光辉前来照亮我们。
在学习摄影的同时,许洪绪校长总是告诉我们:“学习摄影的同时,一定要学好文化课。”曾经不知其深意,现在恍然大悟,顿感为时已晚。我们要铭记许校长的用心之深和谆谆教诲,学好文化课,才能看得更高更远,拍摄出更好的作品。许洪绪校长不仅给了我们学习摄影的机会,还鼓励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摄影协会会员证(2018年9月获得)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会员证(2021年8月获得)
到目前,学习摄影不知不觉已有五个年头,从刻意的学习,练习拍摄,到现在融入生活的热爱里,摄影给予了我精神上的富裕。
学习摄影要经历三个阶段:依赖器材阶段,依赖题材的阶段,依赖思想阶段。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照片才对得住历史和观者,黑白摄影充满着魅力,在黑白的画面中,被摄体的层次和质感,被极为细致的记录和再现的同时,从作品中渗透出来的摄影家内在的宁静。
2023年3月与许洪绪主席一同前往江西庐山落星墩时,
许主席所拍摄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将生活的瞬间凝固在镜头下,传递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每一次创作都是心灵与生活的交融,拍摄的不是一个人,一件物,而是一种意念的直观表达,以影像记录不可泯灭的过去,不可追溯的成长。
画家不如作家,这是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讲的。同样从社会影响来讲,画家、作家都不如摄影家:一张战火中裸奔的小女孩的照片,让美国国会决定结束越南战争;尤金•阿杰特的童工照片,使美国国会制订了《联帮童工法》;解海龙的大眼睛系列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改变了几千万儿童的命运。似乎没有哪个作家的文章产生过如此大的社会影响。而有如此大的社会影响的摄影,唯有纪实摄影。——画家吴冠中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是一个伟大工程,它帮助我们从精神上脱贫,从生活中看见艺术。许校长为我们组织了许多活动和摄影展,为我们搭建展示的平台,为我们走出大山铺路,让我们学会使用除文字外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想,记录岁月中的所见所闻和震撼瞬间,记录属于本时代的元素。这五年里,学习摄影让我比别人多了一双眼睛,看待事物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洞察力,更多了一份宽容,摄影对我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是2016年由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许洪绪校长发起,在全国数百名摄影大咖们的支持下,开启的一项我国影像艺术教育史上为西部偏远山区青少年学生开展精准影像艺术文化的教育助学工程,致力于推动我国偏远地区五十六个民族的青少年以独特视角去发现、记录和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以及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变迁史。用影像记录时代印记、留住美好时光。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
融媒体中心
总 策 划:许洪绪
总 编 审:李 霞
图文资料整理:朱家蓉
校 对:沈慧琳 黄 群
上官文祺 徐枭 陈钢利 桑尼 李姝伟
马真蒙 杨杰 肖中婷 张生琴 更松求卓
黄群 杨洁 汪代芸 东占祥 袁成妮 陈训通
叶占垚 王鑫 黄鑫 姚锐 沈慧琳 杨维丽
张慧 古丽切合热·艾尼 邓家琦 郭雨
贾学滢 谷鑫 雨石同 尼周 杨永利
马浩然 吴贵辉 朱家蓉 杨梨
白玛南加 孙晓 何紫燃
杨晓霞 余馨娜 康楠
哈斯木格 文昌
网站:www.gysyxh.com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邮箱:xinyangsheying@163.com